Ben
Monotasking
From Procrastination to productivity by Cutting Down on Tasks to Do
在進行時間管理時,瞭解自己想要什麼,喜歡什麼是很重要的。
常常畫出自己的生命歷程圖,幫助瞭解自己,才會知道自己追求什麼才會比較有成就感,而那些事情對自己來說就是重要的事情。
已經開始的任務會無條件佔據我們所思索想,直到被完成或是刪除
多任務切換不僅降慢速度,還會耗盡大腦能量
已經開始的任務會無條件佔據我們所思索想,直到被完成或是刪除
多任務切換不僅降慢速度,還會耗盡大腦能量
&
在全景鬧鐘還沒響起來之前,只專注於在全景總攬時選出的那一個最重要的任務。
這個部分其實跟番茄鐘的意思一樣,在鬧鐘沒有響起來之前,所有的干擾都要排除。
在全景總攬時間裡要決定下一個要專心處理的任務是哪一個,也就是要針對目前手上的清單(快捷清單+集草區清單)的任務作優先序的排序。
排序的準則則是要問自己拉金問題;當下那個任務才是最重要的?
全景總攬的時間並無強制規定,但建議可先用15分鐘來排序優先序。
只放置當前五樣最重要的任務來處理。並且一個時間只處理最重要的那個任務,直到全景鬧鐘響起。
全景鬧鐘需不少於25分鐘,實際操作時可以依據個人習慣來調整,但要記得鬧鐘的設置是為了要心無旁騖的處理當前最重要的任務。
將所有未入快捷清單的任務通通擺放置此。擺在這裡的優先序都是相同的(都是當下沒有這麼重要的任務)。
進入集草區的任務包含三個屬性:目標、利害關係人、進入清單日期。
這是為了要在全景時間裡協助決定優先序的準則,而本週目的的變換週期也是以週為單位。
藉由問自己拉金問題來達成目的的確立。
可以看成是個人的spring週期,每週審視自己完成週目的的進度。
因為進入集草區的任務並沒有上限,因此需要刪除進入名單過久的任務。頻率可以以週為單位,在評估本週目的時也可以審視該任務是否還是重要的,需要執行的。
你自己會告訴你自己答案
負起區分優先序的責任,選出當下最重要的事情來做
essentialism 「少,但是更好」 p.126
執行安排優先序的作業,基本會被安排在一個不被打斷的長時間區塊依序執行。因此在一天中找出這樣的區塊是重要的事情。
若該時間區塊是事前預定下來的,我們稱為「受支配時間」,反之則是「可支配時間」。
自己能支配的時間越少,代表能做重要的事情的時間越少。(ex.開會就是種硬時間任務,你無法掌控這個時間你要做的事情,也無法問自己拉金問題,要等到會議結束才有時間思索)
單核工作法是種尋求在可支配時間內的高效工作法。時間最好是長且連續的,若可支配時間支離破碎,將會增加專注的難度(原理1,原理2),對於把任務完成沒有幫助。
經常休息,好好睡覺,鍛鍊身體,吃的健康
essentialism 「少,但是更好」 p.123
其實是強烈建議不要久坐
ref:https://technews.tw/2017/12/22/sedentary-behavior-effect/
ref: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nid=66899&page=1
我們的方法必須適應環境;根據個人經驗,一點一點調整。沒有放諸四海皆準的方法
這不是單純讓個人生產力增加,是為了要讓個人的生活更有價值。
做那些對你重要的事情,抓回生活的節奏。
個人看板結合單核工作的範例
這些就是你的硬時間任務,在行事曆上面也當作一個事件訂下來,會更清楚這一天你的時間是否零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