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瑋
以文學作品為材料,兼使用史學的方法,去討論戰後初期的語言政策佮臺灣作家的關係
戰後初期,臺灣作家從事文學活動的負面因素:
彼時的作家,試圖共語言和國民性分開:
失語→「無法歌唱」的「無名的詩人」
無力、無奈、暴殄天物→龍瑛宗《紅塵》的主角
身份問題、沉默→陳火泉〈那麼先生〉
吶喊→楊逵〈新聞配達夫〉
苦鬥→林亨泰〈潮流〉
語言轉換對作家心靈造成極大的衝擊。但無論哀傷、無奈、自勉、怨嘆、掙扎,都無法抵擋國家機器的運作。這種被時代、「祖國」拋棄,而必須任人塗抹、被人看輕的委屈,後來也成為激發部分臺灣作家決心學好統治者的語文,與之一爭長短的原因之一。
「混雜」→「第三空間」:提供被殖民者各種多元想像與抵抗力道的發聲空間
被殖民者即使在意識層面並未「有自覺」、「有目的」的進行抵抗,不代表在潛意識層面沒有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