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16年,路易斯提出了化學鍵和路易斯結構式的概念,用來解釋簡單分子的結構
- 1927年,解釋氫分子成鍵的海特勒-倫敦模型成功地解釋了化學鍵的本質
- 1930年代,萊納斯·鮑林通過引入共振結構式、軌域混成等概念,將海特勒-倫敦理論成功推廣到更大的分子中,價鍵理論就誕生了!
「可是我是諾貝爾化學獎」
Linus Pauling 1954.8.7
- 兩原子軌域共用一對電子
- 單鍵共價鍵
- 電子密度對核間軸呈現對稱分布
- 鍵結較強
- 兩原子軌域共用多個電子
- 多鍵共價鍵
- 不能繞軸旋轉
- 鍵結較弱
- 含有一個 σ鍵及一個 π 鍵
- 例如:CO2、C2H4、HCHO
- 含有一個 σ鍵及兩個 π 鍵
- 例如:C2H2
異戊二烯分別有幾個 σ 鍵、π 鍵?
Ans:(11,2)
C60分別有幾個 σ 鍵、π 鍵?
Ans:(90,30)
π 鍵與 σ 鍵的鍵結強度誰比較大?
價鍵理論、 σ 鍵、 π 鍵 By 22601 王政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