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憐的東西

Poor Things

尤格·藍西莫
Yorgos Lanthimos

希臘導演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過去的作品常以平凡的故事包裝強大的社會議題以及諷刺力道,甚至會以神話故事作為隱喻手法,但電影中的時代背景卻多元豐富,無論是《非普通教慾》(Κυνόδοντας)或是《單身動物園》(The Lobster)的超現實、《聖鹿之死》(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的現代驚悚,以及《真寵》(The Favourite)的時代劇,都展現了他對不同舞台的想像,去年在威尼斯影展拿下金獅獎新作《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更是展現了虛構、奇幻、歷史的混雜元素,

超現實世界

弗蘭肯斯坦風格的動物

16世紀荷蘭名家Hieronymus Bosch

Text

荷蘭版畫藝術家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的構圖風格

場景

尤格藍西莫如何在《可憐的東西》中重現 1930 年代的電影美術風格?

「當我第一次跟藍西莫見面時,他告訴我他想要
以現代的技術拍攝一部 1930 年代風格的電影。」

美術指導詹姆斯普萊斯(James Price)以及蘇納希斯(Shona Heath)

建造奢華、巨大的佈景,搭配 LED 螢幕作為絢麗背景

色彩

色彩與鏡頭語言交織而成的藝術佳作

https://vocus.cc/article/65d60fd0fd89780001a2566c

第一部分 「幼兒期」

  • 英國倫敦(黑白)

第二部分 「遊歷期」

  • 葡萄牙里斯本
  • 海上遊輪(船)
  • 埃及亞歷山大
  • 法國巴黎
  • 英國倫敦(彩色)

鏡頭營造的孤寂感

廣角類鏡頭帶來的畫面變形

整體用色鮮豔夢幻

特寫鏡頭用於推進劇情

遠景用於區域介紹跟畫面特色

Text

魔幻又有魅力的天空

鏡頭運用

服裝

「性」是《可憐的東西》的重要元素,因此服裝上都巧妙地以此作靈感。

「我想要真正有如孩子般的布料,拼布、荷葉邊、泡泡紗,感覺有點像尿布的東西,還有大量女性生殖器的參考資料。」

「幼兒期」

美人魚裙子

為打造貝拉脫掉衣服後底下穿著的內衣,參考許多海洋生物,或是有如身體中的質感,像是腸道的內壁或海綿上的泡泡質地,希望每件事物都像是有生命、會呼吸的感覺,於是最後打造出這件有如像美人魚尾巴的裙子。

貝拉很多服裝都配上誇張衣袖與幾乎像男人性器官的裙子

橫條的組合,對於婚姻來說是個很好的比喻,感覺很適合貝拉的婚紗,就像個籠子,而又幾乎可以完全透視過去。

黑色、紅色等都是人們對性感服飾的印象,但設計師反其道而行,強調電影的獨特性。因此她在最香艷的場面,以最不性感的顏色:裸色作主調。

貝拉「前世」時穿上的藍色長裙,需要與「今世」呈現出強烈對比,並非簡單的藍,而是非常飽和的藍,帶點毒性。

隨著故事推進,她的頭髮也越來越長,象徵她吸收新知識的速度,到最後更長達110厘米。

「他的外表雖然可怕,他內心卻是個複雜且充滿同情心的人。」

微縮模型、LED牆

導演說「盡量別用CGI」

拍攝片場

Behind the Scenes

Production Design

Costume Design

Behind the Scenes

......

可憐的東西

By 陳信嘉

可憐的東西

  •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