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初期的臺語教本系譜
伊源大策(Ihara Daisaku)
- 教材是教學時所用的材料,是人類藉以適應生活的行為方法
- 經由語言教材了解使由目標語言的社會、環境
- 盡可能貼近現實
語言教材的目的
成書背景
- 為了謀求臺日雙方間的溝通
- 日治初期的臺語教本一開始是由軍人編寫,後來才出現由民間或官方編輯的教本。因此,初期教本內容常常含有軍事統治目的。而民間所
編的教本,主要基於產業需求的觀點而編寫 - 未曾認識的新語言,卻又急需編寫教本應急
- 透過這些教本的共有特徵,可以推知當時日本對臺灣社會與臺灣語言的觀念。
各冊版本
教材內容分類方式
共通點
- 天文、地理、人倫
- 影響可能源自《節用集》:15世紀日本製訂的詞彙集
- 反映出了日本讀書人接觸外在世界的認識形態
- 對於當時的日本人來說,《節用集》是讀書人必備的基本養成教育用書之一
體裁形式
- 江戶時代的《南山俗語考》(1812):南京話(日清外交用語)、受節用集影響
- 先按詞語的長短排列,然後列舉較長的短句,學了單詞與短句之后,才開始學「長短雜話」的會話句
- 日治初期的《漢語跬步》(1871):佮南山俗語考完全相仝
體裁形式
- 1876年,明治政府決定將對清外交語言從南京話改為北京話,同時廢止南京話的教學,並從北京大使館邀請中國教員進行北京話教學
- 無教材、無經驗:使用西歐的北京話教本,主要攏是對話形式,無「天」、「地」、「人」這寡分類
- 近代日本漢語教本對遮開始出現兩種系統
各冊內容
初期差不多攏對傳統唐話教本提物件來直接用
錯繆之處
- 可以說岩永本的編者編寫這本書時,即將北京話的學習經驗帶到臺語教本上(?)
錯繆之處
- 以上這兩句是俣野本編者憑藉北京話的知識創造出來的虛構詞法。
日語譯文:端盤子的服務太晚
- 是按怎會出現這種錯誤?可能愛對進前的教本揣答案
北京話教本《日清會話》的內容
- 海邊兒:俣野本、岩永本→海邊(hái-piⁿ)
佐野本→海墘仔(hái-kiⁿ-á)
佐野本認真的所在
- 山澗子→山坑仔(soaⁿ-kheⁿ-á)
- 賣布的→賣布店(bē-pò͘-tiàm)、彩白(帛)店(chhái-pe̍h-tiàm)
佐野本特別的所在
佐野本不是單純地把《日清會話》抄襲過來,而是把《日清會話》視為日本人會有需要的語言總體;先借來蒐集臺語常用句之後,再補充自己在當地所學到的俗語。
★佐野本的錯繆(論文21頁)
台灣觀
- 因為是使用日清對話的結構來改寫,所以嘛會出現直接共北京話句法套佇台灣話頂懸的情形
- 就算講對話內底的地名抑是人名攏改做佮台灣有關係的詞,嘛是會予人有山東的感覺。
- 「初期臺語教本是在如此環境之下而寫成的,因此教本裡所列的詞語與其社會情況未必是直接描寫當時的臺語及臺灣社會的真實情況。初期臺語教本常常把臺語、臺灣社會與北京話、北方社會攙和在一起……致使當時的日本人心目中,臺灣與山東半島似乎沒有區別」
總結
唐話教學→北京話教學→台灣話教學→粗糙的台灣觀→教材無法度反映當時的台灣話佮台灣社會
日治初期的臺語教本系譜
By lzong
日治初期的臺語教本系譜
- 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