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

杜瓦傑定律

簡單相對多數 => 兩黨

贊同投票制 => 多黨(產生第三大黨)

比例代表制 => 多黨(產生小黨)

贊同投票制

機械因素
心理因素

相對多數決(人數的投票制)

機械因素:第三黨席次率低於得票率

心理因素:選民認為投票給第三黨是浪費選票(策略投票)

萊克:相對多數決是兩黨競爭的充分條件

唐斯:相對多數決法下『勝者全拿』的結果,會傾向縮小至兩黨競爭的局面。

比例代表制(思想的投票制)

機械因素:

1.個人的聲望重要性降低

2.政黨所代表的利益、意識形態重要性上升

3.得票率約等於席次率

心理因素:
4.策略投票誘因降低

多黨制(有很多小黨)

李帕特:比例代表制不應被視為多黨制的因,只能說明比例代表制容 許多黨制的存在

薩托利:比例代表制對政黨數目的增加,其實沒有效果,有的祇是消除增加政黨數目障礙後的副作用。

絕對多數決

機械因素:

1.在第一次投票時不會產生兩極化與超額損失席位的現象,各政黨能各自獲得一定選票的機會。
2.各政黨在第二次投票時才進行串連與自己意識型態或利益相同的政黨。

心理因素:
3.第一次投票時,選民不會覺得票投給小黨是浪費,因為其在第二輪有可能與其他政黨結合產生效果。

多黨制!

例子

美國

簡單多數

兩黨制

以色列、德國、義大利、奧地利、瑞士、丹麥

比例代表制

多黨制

台灣

總統:簡單多數
立委:單一選區兩票制

總統=>兩黨制

不分區立委只有34席
整體來說容易偏向兩黨制

政治體制、壓力團體、歷史因素也會影響政黨體制!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

By Zi-Hong Xiao

選舉制度與政黨體系

  •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