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初期台灣的語文政策與意識形構:第三章——語文政策與臺灣文學的互動

 

陳志瑋

研究方法

以文學作品為材料,兼使用史學的方法,去討論戰後初期的語言政策佮臺灣作家的關係

第一節 語文政策與臺灣作家的文學活動

戰後初期,臺灣作家從事文學活動的負面因素:

  • 作家熱衷政治活動     
  • 二二八事件
  • 語文問題 
    1. 創作量減少,作品能見度低:語文轉換、文字使用觀點無仝
    2. 文學場域由中國來臺人士掌控:「班底」
    3. 兩岸文學的交流與隔閡:交流?各說各話。e.g. 林亨泰、「感情蹲在心胸無從發洩」、「精神上感到寂寞」、「無權過問文學」

第二節 作品內容呈現的語文問題

  1. 語文政策的虛假性
    • 對「改姓名」名實不符的批判
    • 揭露「國語」/中國人對臺灣話/人的壓迫
  2. 語文與國民性
  3. 語文轉換的心情
  4. 語文與隔閡
  • 對「改姓名」名實不符的批判      
    • 歷史背景的認捌、重建
    • 呂赫若〈故鄉的戰事(一)改姓名〉
    • 吳新榮〈紫微傳〉
  • 揭露「國語」/中國人對臺灣話/人的壓迫        
    • 呂赫若〈月光光〉
    • 《新新》月刊
    • 不合理政策的消音,終無法遂其目的
    • 有些人甚至以為從此臺灣人可以講臺話了(周婉窈)
    • 對「國語文」的控訴:為著黨派利益而毋是民族利益

1. 語文政策的虛假性

彼時的作家,試圖共語言和國民性分開:

  • 龍瑛宗〈心情告白〉→表達出使用日文創作具有人道關懷作品的臺灣人,和能使用流利的「國語」,華麗的辭藻,卻魚肉百姓的中國人相較,他無愧「真正的中國人」
  • 吳濁流〈對廢止日文的管見與日文文化的使命〉:「現在武裝解除了,日文恢復原來的面目,那就不是壞的了。」
  • 對「國語」的盲目崇拜佮幻想破滅的失望

2. 語文與國民性

失語→「無法歌唱」的「無名的詩人」

無力、無奈、暴殄天物→龍瑛宗《紅塵》的主角

身份問題、沉默→陳火泉〈那麼先生〉

吶喊→楊逵〈新聞配達夫〉

苦鬥→林亨泰〈潮流〉

語言轉換對作家心靈造成極大的衝擊。但無論哀傷、無奈、自勉、怨嘆、掙扎,都無法抵擋國家機器的運作。這種被時代、「祖國」拋棄,而必須任人塗抹、被人看輕的委屈,後來也成為激發部分臺灣作家決心學好統治者的語文,與之一爭長短的原因之一。

3. 語文轉換的心情

  • 語文→無「同胞」實感的原因之一
  • 〈李太太的悲傷〉:外省人從未「放下身段」入境隨俗、嘗試融入臺灣社會
  • 外省人的優越感、傲慢與偏見
  • 政治力、互信基礎
  • 當局毋願正視

4. 語文與隔閡

第三節 「混雜」之創作形式的應用與意義

「混雜」→「第三空間」:提供被殖民者各種多元想像與抵抗力道的發聲空間

  1. 雜揉臺灣話的「國語」文學
  2. 「混雜」形式的深化:二二八事件後「方言」文學論爭中的國族隱喻
  3. 「混雜」形式的意義
    • 見證主體的複雜與不完整
    • 挑戰中心的邊緣抵抗
      • 對「國語」霸權的干擾
      • 拒絕沉默的邊緣發聲
      • 拒絕被透視和監看

1. 雜揉臺灣話的「國語」文學

  • 吳瀛濤〈第一封信〉:「都許多人在七上八下的爭競著排列」、「很整齊地排列著在那裡等候」、「所以並沒有大人影」、「坐席」
  • 朱石峰〈玷〉、〈賴和是為了而死的嗎——讀「獄中日記」〉:「看著披在竹篙上的她的褪了色的花紋衫兒」、「阿豆嫂的阿琴、給你找得個職業、詳細你可去問她!」、「墻邊有一條小路兒、但是罕的有行人……蜿蜿透到新店去」
  • 子瓏〈命運.命運〉:「落山」
  • 林曙光〈擔仔麵〉:「聽他的口腔(腔調)」、〈雨傘〉:「雞卵」

被殖民者即使在意識層面並未「有自覺」、「有目的」的進行抵抗,不代表在潛意識層面沒有抵抗。

2. 「混雜」形式的深化:二二八事件後「方言」文學論爭中的國族隱喻

  • 二二八的影響→毋敢直接講出「傷政治」的代誌
  • 大中華主義←→地方的爭論:臺灣話文到底特殊抑無?
  • 臺灣話文的寫實←→國語文的寫媠:造成「混雜」的原因

3. 「混雜」形式的意義

  • 見證主體的複雜與不完整:
    • こうふく→「光復」、「降伏」?
    • 國語的學習:《康熙字典》、返點+片假名
  • 挑戰中心的邊緣抵抗
    • 對「國語」霸權的干擾:強調「混雜」的抵抗
    • 拒絕沉默的邊緣發聲:「混雜」產生的原因
    • 拒絕被透視和監看:「外省人讀到臺灣出版的新聞雜誌,必須經過長久的思考,才能夠約略明白。有幾篇用古文寫的,竟至像天書一般,即使再三研究,也不弄清楚」、不能以臺灣話有助於「國語」內涵的豐富觀看「混雜」。

20180509 - 戰後初期台灣的語文政策與意識形構:第三章——語文政策與臺灣文學的互動

By lzong

20180509 - 戰後初期台灣的語文政策與意識形構:第三章——語文政策與臺灣文學的互動

  • 470